嘴邊右痣和左痣
為什么媒婆形象,嘴角上都弄個痣?
為什么媒婆形象,嘴角上都弄個痣?
在我國民間曾流行著一句話:“媒婆是條狗,吃了婆家娘家守”。做媒婆之人,都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,口齒靈利,能言善辯。在解放前,男女婚姻問題都是依從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而定終身。媒婆牽線搭橋,給青年男女撮合對象,是男女婚姻中的關鍵人物。在男方家,尤其在男方父母前夸女方如何美貌、如何賢淑等等,到了女方家的父母面前,又夸男方的家庭情況如何如何好,男的如何如何帥氣,如何如何有本事……,青年男女雙方父母只聽媒婆的一面之詞就為兒女們的婚事一錘定音。
正由于這樣,男女雙方家對媒婆生招待很好,還要贈與媒婆財物,當時的媒婆很吃香。在影視劇中的媒婆嘴邊都有一顆黑痣,這就突出了媒婆這一角色的特殊形象。當然,這僅是我個人的的觀點而己!不一定正確。
媒婆痣的由來,至少不是自古傳下來的。
我個人自認為應該是“清到近代”戲劇中為了顯示能說會道而故意添加的,流傳開來,以至于后來就成為媒婆的標志。
因為我看明朝或是之前的小說里對媒婆有描述,從未提及關于痣的描繪。到了近代的電影里就有了嘴邊有痣的特征。
(也有可能是我讀書不多)
也許古人認為有痣比較會說吧……
媒婆痣顧名思義也就是媒婆臉上的重要標志之一,一般位于臉的左下方或右下方。
為什么媒婆要點媒婆痣呢?有一種原因是:按照“相面算卦”等專業人士的說法,嘴角位置的痣又叫口舌痣,這里有痣的人一般都伶牙俐齒,愛說閑話,這種特征也確實符合媒婆的特征。而在戲劇舞臺上,點上一顆痣也便于塑造夸張但鮮明的典型形象,就像紅白臉一樣,觀眾一看就知道人物的形象和性格。
另一種原因是:這種痣并不算是貴痣,就像它的名字中揭示的那樣沒有高大上的職業,因為媒婆這個職業向來是比較平凡的,而且收入也沒有多少。畢竟在那個時候,如果是真的富貴人根本就不會拋頭露面。所以這樣的痣一般都意味著這個人不會從事什么體面的工作,生活也不會怎么富貴,而且還是主勞碌命的。實在是稱不上什么好痣,這在所有的痣中也算是一個賤痣,因為它主的不是貴運而是貧賤之氣。
嘴邊有痣俗語?
俗語有云,面無善痣,嘴角旁邊有痣。痣長在面部嘴角之處,其所代表含義吉多兇少,為吉相。
嘴角正下方有痣,主為人精明,個性強勢,頭腦靈活,注重家庭,富有責任感,婚姻美滿,兒女成行,一世好靠。
嘴角右上方有痣,主為人成熟,理智沉穩,處事張弛有度,精明能干,事業一帆風順,晚年飛黃騰達,福祿雙收,處處受人敬仰。
嘴角右下方有痣,主獨立自主,才華橫溢,適宜自由職業,一生諸事順遂,雖財富不豐,但衣食無憂,福壽綿長。